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青春期民俗教育——2001-2002年陕西关中地区三村田野调查与地方文献资料的描述和分析, 姓名:李亚妮, 导师:董晓萍教授

摘要:
本文是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民俗与性别研究系列之一:民俗教育与性别”的子课题。本文尝试对2001-2002年在陕西关中地区三村搜集的青春期民俗教育调查资料进行初步地分析与探究。从田野调查资料看,在陕西关中地区三村,当地民间社会至今依然存在并传承着一些传统的青少年青春期仪式。本文力图重点描述传统青春期仪式的内涵、时间和过程,尝试揭示传统青春期民俗教育的特点、性质及生命力,并考察它在现代社会的变迁状况,以期较确切地把握它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和局限。 本文主要采用民俗学的方法,以田野调查为主,结合使用相关地方文献资料,具体进行个案分析,同时也适当开展对比探究。在对传统的青春期仪式进行描述时,本文基本以共时性事象为主导,以历时性传承为补充,不同于一般对溯源和流变的探讨。在性别自识民俗教育方面,本文适当引入社会性别视角,侧重于描述和分析青春期少年对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自识和认同。当然,这方面的分析还很有限,而且主要以民俗仪式、民俗活动为主,不同于社会学、性别学、心理学、生物学的探讨。另外,在把握传统的青春期民俗教育在现代社会教育中的功能和意义时,本文也适当借鉴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方法。 田野作业方面,本文主要选择陕西省凤翔县糜杆桥镇的糜杆桥村、关村、曹家庄村三个村作为调查点,以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法为主,辅以问卷调查。本文也结合使用地方文献资料,主要包括陕西省地方志、凤翔县地方文字资料和糜杆桥镇三村的民间故事资料。 本文共分五部分,首有绪论,末设附录,正文分三章。第一章,介绍糜杆桥镇三村的社会概况及相关传统民俗活动,描述传统青春期民俗教育的地方环境和现代传承状况。第二章,重点描述糜杆桥镇三村的传统青春期民俗教育的内容与过程,包括12岁少年通过仪式、前12岁渡童仪式和后12岁性别自识民俗教育,并简单考察这些传统仪式在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第三章,在第二章描述的基础上,对传统青春期民俗教育的性质、特点及生命力尝试分析,进而审视它在现代社会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和局限。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从陕西关中地区三村的调查资料看,传统的青春期仪式是青春期少年对年龄和性别进行识别的标志性仪式。传统的青春期仪式不同于诞生礼和成年礼。诞生礼是社会对新生成员的接受和认同,成年礼是社会成员获得权利与义务的标志性仪式,而青春期仪式是社会对儿童孩提时代结束的庆贺和认同,是少年男女对年龄与性别自识的标志性仪式。在传统的青春期民俗教育中,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往往呈现出少女与母亲同性相识,少男与父亲同性相斥的特征,甚至形成母女关系亲密、父子关系紧张的局面。这种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往往造成传统社会中男性性格的独立性和女性性格的依附性,实现在男女共建的传统家庭中的珠联璧合。在陕西关中地区三村,传统的青春期民俗教育在现代社会教育中既有传承,也有变迁,既有作用,也有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