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中国与韩国犁的比较研究--以中国华北、东北地区为中心, 姓名:(韩)郑然鹤, 导师:钟敬文教授董晓萍教授

摘要:
  (韩)郑然鹤《中国与韩国犁的比较研究——以中国华北、东北地区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答辩。博士生导师:钟敬文教授、董晓萍教授。
  论文根据田野调查、古代文献以及考古出土遗物,比较研究华北、东北地区与韩国的犁,试图剖析它们的发展演变过程与联系,同时透视了两国国民的心理和习惯方面的差异。犁不仅是人们进行耕作获取生活资源的原始农具,而且在人们生活、习俗和制度等领域也占着一席之地,所以探究犁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影响极为重要。论文除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之外,还利用大量的图片,便于读者理解。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犁的发展过程(第二章《犁与历史》);第二、具体分析人力犁和畜力犁,比较中韩两国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研究两国之间风俗和观念的差异(第三章《犁与物质文化》);第三、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象征意义(第四章《犁与精神文化》)。通过以上比较获知:1)韩国的曲犁是从中国的山东、江苏地区,长坐犁是从华北地区,近代普遍使用的立犁是从甘肃水田地区,通过不同的途径,经过华北、东北最终传到韩国。虽然韩国的犁起源于中国,但已被后人改良成适合当地的地形、气候、土壤、习惯的犁。2)犁是从耜发展而来的,可能最初是人拉的,后来才利用家畜牵拉。这时期的犁不同于如今使用的人力犁。现今的人力犁是中世纪没有家畜的农家制造的,至今在不能牛耕的小块地里,而且用于开沟、培土。在山东地区其种类很多。在韩国人力犁种类甚少,而且也是模仿畜力犁制成的。反过来现在使用的人力犁对研究当时人拉的犁具有参考价值。另外,韩国人对中国的畜力犁并不感到陌生,因为中韩两国的畜力犁类型相似。在华北、东北地区普遍使用犁身与犁床(底)相分离的“倒T字形”长坐犁,而在韩国没有使用过这种犁,代之的是在水田里使用从日本传进来的短坐犁;在山区里使用韩国传统的曲犁。3)犁的象征性意义很多,主要反映在信仰、日常生活、故事和农谚等四个方面。此外,论文对中韩两国的犁进行比较,不仅对研究东北亚地区的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整理和提供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这对于即将消失的传统犁有着极其重要的保存价值。
  关键词:犁、农耕文化、物质民俗、华北、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