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牛织传说的文本整理与电子典藏——对牛织传说图形的民俗文化内涵分析, 姓名:曾燚娜, 导师:董晓萍教授

摘要:
"本文是教育部大学数字博物馆项目、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数字信息资源与管理条件支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合作项目“数字故事博物馆”的文本库子课题。   本文主要研究牛郎织女(以下简称“牛织”)传说,在个人承担该项目的文本库和图形库部分工作的基础上,遵循共享原则使用项目已贮存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套集成资料、地方史志文献、出版物和音视频资料,重点使用北京、福建、云南三地为个案的故事文本和其他民俗资料,并适当扩大搜集研究所需的牛织历史文献和图形资料。从田野调查来看,本文侧重以2006年7月至8月间的广州乞巧文化节“七娘会”个案为例,搜集相关牛织传说文本和图形材料。本论文采用民俗学的方法,使用部分计算机技术,首先对以图形资料为主的牛织传说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力求在运用图形库设计和电子典藏成果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一定角度的重新阐释。其次,本文尝试结合文献法与田野法,对论文的资料系统进行补充。在探讨牛织相关民间文艺作品、图形艺术、七夕节俗,及民众性别观的传承历史与现状时,我也适当借鉴人类学、社会性别学的研究方法。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即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论、参考文献与附录。   第一章,依据故事类型学理论和数字化技术,进行牛织文本的搜集整理。尝试以牛织传说母题、七夕节俗、牛织图形要素的记载作为逻辑区分,梳理牛织传说文本的传承状况。   第二章以故事类型学理论为指导,设计牛织图形数据库。在第一章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牛织图形的数字化整理,对牛织图形资料进行论文所需的多角度传承梳理,分析其本身表达的内容、意义及其功能三个密切结合的层面。   第三章通过记录广州乞巧文化节摆七娘的全过程,民间的组织者及其对七夕传统与变迁的历史记忆,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角度切入对牛织传说图形的民俗文化内涵的分析,以期探索图形符号在表达民俗文化遗产,构建民众观念和社会空间中的作用,尝试丰富对牛织传说的研究。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牛织图形在与牛织相关传说文本在传承中互相交织和影响。实现对牛织传说相关材料的电子典藏和管理,综合文本库的学术分类、地名库提供的空间意义以及节日库提供的进入民众地方化生活的接口,将共同形成时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研究资料系统。从2006年广州珠村乞巧文化节调查资料来看,在多种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因素的综合介入下,源自牛织传说的信仰权威性,在传统社会村落的运作中,表现出民间文学对社会认同的再创造。在七夕节俗仪式中具有神圣意义的牛织图形符号,超越了其本身的民间艺术价值,具有了在表达与折射民众观念、性别教育和构建社会空间,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具备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牛织图形,表达了人神世界、两性之间、传统农业社会与现实工业社会的二元一体。   全文约18万字,另附附录约12万字。除纸介质论文之外,本文还附有参与数字化工作的成果——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