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壮族师公教的民俗学研究, 姓名:杨树喆, 导师:钟敬文教授、董晓萍教授

摘要:
  杨树喆《师公•信仰•仪式——壮族民间师公教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原题目《壮族师公教的民俗学研究》),2000年答辩,博士生导师:钟敬文教授、董晓萍教授。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
  论文旨在运用民俗学的方法对壮族师公教进行考察与探究。全文由绪论、分论、综论和结语等部分组成。《绪论》,首先概述论文有关的调查与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论文的准备经过、基本思路和基本构架以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分论部分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对壮族师公教的师公、仪式、信仰进行具体考察和分析。上篇《壮族师公教的师公》,着重对壮族师公的名称、职能、角色属性、通神手段以及传承体系进行描述与分析。师公作为壮族师公教的宗教职能者,有其独特的传承原则、传承方式以及师公技艺的传习模式和方法,这些内容构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传承体系。中篇《壮族师公教的仪式》,是关于师公教仪式的类型、内容与程序、性质和意义,以及仪式活动中所用器物的描述、归纳和分析。壮族师公教的仪式活动可分为戒度法事仪式和筵头法事仪式两大类型。师公在仪式活动中使用服饰、面具、神画像及各种法具,使得法事仪式的意义更加丰富和完善,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行为体系。下篇《壮族师公教的信仰》,在概述师公教唱本和科书的种类、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对师公教的基本信条、基本教义和神灵体系进行归纳与探讨。《综论和结语》,首先围绕有关壮族师公教的两大基本问题——即师公教是不是宗教和它是怎样的宗教展开论述,认为壮族师公教是一种渊源于壮族先民的“越巫”(亦即Sae)信仰的民间宗教样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不同程度地吸收和整合了中原古巫傩、道教、佛教等外来宗教的文化因素以及儒家思想的孝道观念来改造和充实自己,从而使它逐渐从自发宗教形态向人为宗教形态的方向发展,因之,从总体上看,壮族师公教具有浓重的原始性、入世性、此岸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最后,对全文的论述重点及主要结论作回顾和总结。
  关键词:壮族师公教、神灵体系、法事、民间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