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晋祠志》信仰空间的文本表述与相关地方文化遗产研究, 姓名:高忠严, 导师:萧放教授

摘要:

本文研究《晋祠志》信仰空间的文本表述与相关地方文化遗产研究。论文主要采用历史民俗学、文献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方法,从信仰空间景观、文化内涵、内在秩序和水利社会视角审视晋祠信仰民俗和相关的文人记录文本,本文以专门记录晋祠空间的祠庙志《晋祠志》作为主要文本资料,辅之以其他地方文献和田野考察资料探讨地方信仰和地方文化空间的关系及其在民众生活中的功能,并对这些内容在地方志中的表达方式和背后的文人观念给予关照。文章还探讨了当代晋祠空间格局和功能的演变,晋祠外部空间的重塑以及传统文化资源在晋水流域村落的当代价值。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首置绪论,末为余论,正文共四章。

绪论部分细致梳理关于方志民俗文献和民间信仰的相关学术史,包括地方志、民间信仰和社会空间等问题。

第一章,介绍《晋祠志》作者、版本和成书背景,重点关注作者成长经历、环境以及晋祠所在地的文化传统,这是形成《晋祠志》基本内容和思想倾向的基础。《晋祠志》是一部记录晋祠信仰空间的祠庙专志,由清末民初山西太原乡绅刘大鹏个人完成,刘大鹏从小接受儒学教育,青年时期致力于科举考试,曾中举人,但科举制的废除阻断了他的求仕之路,后来以教书为业,为了生计,也曾务农,还经营过煤矿。但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乡邦文献的撰述上,刘大鹏的生活轨迹基本局限于晋中农村,浸淫在下层民众生活当中,他对地方社会非常熟悉,《晋祠志》是他私人撰写的祠庙类专志,书中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刘大鹏生活在清末民初这样一个变幻纷纭的时代,他作为清帝国最后的儒士,站在地方社会的角度,审视着社会的新变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履着儒家的思想。在如此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晋祠在刘大鹏眼里不仅仅是晋水流域民众的信仰空间,更代表了国家的正统文化和地方传统,刘大鹏的《晋祠志》表达了他对地方文化的认同。

第二章,讨论晋祠信仰空间的内部构成和在方志中的表现形式,涉及晋祠空间的自然属性,文人游记诗文和八景诗对晋祠景观的表现,信仰空间的表述顺序,空间的内在秩序和象征系统等内容,本章还分析了晋祠神庙景观与地方绅士的关系。晋祠际山枕水的环境和祠内的园林景观构成晋祠空间的自然特征,帝王官吏、文人士子以诗意化的方式记录晋祠自然空间,其中有表达历史文化的内涵,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和地方文人的桑梓情怀三种主题,文人八景诗是其集中体现,这些诗词是对晋祠景观的高度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晋祠的知名度,八景也成为晋祠的经典意象。晋祠的祠庙融儒、佛、道、民间祠庙为一体,其中儒家祠庙为核心。时间的介入和民众的活动使晋祠空间融进了民众日常生活、节日生活和祭祀生活的内容,透过晋祠庙会的活动安排,可以看到祭祀是村落民众关系的反映,祭祀中的先后顺序、联合和竞争是晋祠社会关系的表现。不论神庙景观的建造还是神灵祭祀方面,返乡官吏和地方文人都积极参与其中,起到文化上的领袖作用。

第三章,讨论晋祠内晋水利用和水利祭祀的民俗。这一部分关注了水利设施和景观的形成以及相应的祭祀风俗。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晋祠作为流域内村落共享水利的空间,如何通过水利设施与周边村落发生关联以及晋水流域内各河渠之间为浇灌而形成的竞争或合作关系。晋祠建在晋水之源头,晋水是流域内三十余村庄的经济命脉。在晋水流域水利灌溉中,有复杂的水利管理组织和灌溉技术,也有严格的利用制度,还形成大量水册、碑刻等文字性的规约,这些形成村落水利纠纷解决的依据,而村落在处理纠纷裁断时还依靠官府的力量并以创造神灵、修建神庙的方式确立象征权威,争得水权,并创造了与水利相关的传说故事,表明水权的合法性。在晋祠,地方精英非常善于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或者借助神权来调整和规范所属辖区内民众的行为,或者通过诉讼为地域群体争取合法化的利益,实现地方社会秩序的平衡。

第四章,通过对当今社会晋祠内外空间建构和晋祠庙会的考察,指出在全球化和城镇化过程中,晋祠空间会产生新的文化认同,而且传统的民俗文献会在当代社会以不同的方式获得传承,成为民众生活持续发展和文化景观建构的历史依据和精神脉络。近年来,随着人口、环境和社会的变迁,晋祠信仰空间向另一个方向发生变化,它保存了原先的祠庙和神像,同时为满足现代都市民众休闲生活的需要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需要,被改为“晋祠博物馆”,信仰空间的外围则成为民众休闲娱乐的“晋祠公园”,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在晋祠公园中以李世民历史和传说为基础,塑造了李世民的系列形象,将太原打造成“龙城”的城市形象。而逐步远离农业经济的北大寺村利用传统资源打造出新的文化空间,并被地方政府赋予新的意义,村落和政府在对文化空间的共建共享中加强了地域文化认同。在晋祠信仰空间的当代嬗变中,《晋祠志》作为重要历史民俗文献,常被用来作为地方历史和民俗的依据,为修复和接续当地的生活传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余论部分总结概括晋祠空间的传承与地方社会结构的关联以及晋祠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对地方文化发展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扩展历史民俗学的研究个案,以扩大历史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实践性范围,同时对民俗文献的解释价值、现代运用与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有一定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