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北京传统油漆彩绘作行业传承民俗志, 姓名:王文超, 导师:董晓萍教授

摘要:

  本文运用民俗学与民俗志学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吸收历史学、社会学和科学技术史等交叉学科成果,以清宫造办处油漆作档案及其传统手工行业技艺现代传承为对象,以清末民初至今为时段,以北京市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油漆彩绘队工匠与工程为个案,使用政府历史档案与田野调查口述资料,主要是作者历时5年调查的第一手资料,辅以地方志、民俗志、科技史著作、工匠笔记和工匠画稿等,通过调查该局油漆彩绘队所承担的明清皇家宫殿、皇家园林和皇家寺庙等土木建筑油漆彩绘装饰工程,及其至今常年进行的修护工程,开展北京油漆彩绘作行业文化研究。本文的重点不是研究建筑技术,而是研究行业文化,讨论传统油漆彩绘在皇家土木建筑上的装饰绘图,所呈现的传统上层文化观念和民俗文化观念的融合,及其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未来传承价值。本文从这个角度对清宫造办处油漆作传统手工行业及其现代企业传承开展创新研究,并撰写行业传承民俗志。在此基础上,运用数据库技术,建成清宫造办处油漆作现代行业传承数据库。本文的研究与以往总项目开展的系列研究一道,可以拓展以往物质民俗学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传统手工油漆行业知识与文化遗产上,有助于形成专题研究分支,为同类研究的继续深入进行打下基础。本项工作对我国传统土木建筑油漆彩绘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也有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本项研究由纸介论文、田野调查报告集和数据库三部分组成。本文为其中的纸介论文部分,包括绪论、正文、结论和附录。正文六章。第一章,清宫造办处档案与北京史志对油漆彩绘作的记载范围与分类,使用清宫造办处档案,辅以工程则例与清宫其他文书档案等,对油漆彩绘作的总体概况、制度管理、皇室工程和行业技艺进行初步分析;围绕清代以来北京史志文献,从皇室礼俗生活、市民生活及工匠行业网络三方面对与之相关的油漆彩绘作记载进行解读,指出清宫造办处油漆作现代传承的单位与现状。第二章,民国以来档案史志与科技史文献对油漆彩绘作的记载与分类,运用民国以来政府档案、民俗志文献及科学技术文献等资料,从政府管理、行业组织、重点工程和工匠技艺四方面,概括这一阶段行业传承与发展的一般特征。第三章,北京油漆彩绘作行业技术的现代传承,从本章起至第五章,进入田野作业个案研究。通过对个案点工匠传承人施工过程的调查,同时也补充调查工匠日常社会资料,然后从技术分类、操作流程和工程合作三方面,讨论油漆彩绘行业技术,指出清宫造办处油漆作档案记录的行业知识在北京油漆彩绘作技艺的继承与变迁,同时指出行业内部知识与工程合作知识同样重要。第四章,使用历史档案、民俗志文献与个案点油漆工匠传承人提供的行业工具资料,分析油漆彩绘工匠工具的现代传承,从工具分类、工具制作、使用和变迁的角度,论述工具民俗,并揭示工具民俗的生产功能、传统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第五章,使用历史档案、民俗志文献与个案点彩绘工匠提供的绘图资料,描述油漆彩绘行业绘图的传承,指出绘图操作过程有内部规则、绘图民俗,及其在传达行业知识、承载历史记忆和指导行业生产中的特殊功能。第六章,北京油漆彩绘作现代传承民俗志的数据处理,就本文资料同步建设清宫造办处油漆作现代行业传承数据库,集中讨论从编写行业民俗志角度处理油漆作档案与田野资料数据的过程,包括数据处理原则、方法,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附录八种。附录一、清宫造办处油漆作档案原文抄录样稿,附录二、北京传统油漆彩绘作田野调查个案点分布示意图(2011-2016年),附录三、北京传统油漆彩绘作田野调查传承人对象信息一览表,附录四、北京传统油漆作工匠日常生活口述史(样章),附录五、北京传统彩绘作工匠工作日记与彩画尺寸测量记录稿(样页),附录六、北京传统油漆彩绘作田野日志与田野调查报告,附录七、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油漆作档案传统行业数据库截屏,附录八、北京传统油漆彩绘作田野调查照片选刊。本文的核心观点是:研究清宫造办处油漆作行业文化是研究我国明清皇家历史遗产的必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皇家土木建筑工程不同的是,油漆彩绘作工程对于土木建筑基础工程、上层文化与民俗文化等,有整体依赖性;油漆彩绘行业因为独具色彩、构图与绘画知识,能更直接地传达我国古代建筑行业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这方面的行业知识既包含油漆作与彩绘作相互分工独立又彼此联系的内容,也包含该行业技艺与民俗文化共生的整体行业知识。这种行业民俗传承方式及其知识系统的整体性,保证了明清皇室建筑传统手工行业技艺的稳定传承,体现了中国优秀民间技术史的特征和行业民俗文化特色,形成与古代建筑工程共存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加强研究、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