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四川凉山越西县瓦曲村银饰生产民俗志, 姓名:黄阿鸽, 导师:朱霞副教授

摘要:

  本文主要关注银饰生产民俗,以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瓦曲村的银饰生产为个案进行研究,将银饰生产置于瓦曲这个特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研究,探讨银饰背后的习俗与文化。在物质民俗的框架下,拟采用技术民俗研究视角,采用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技术为切入点,对村落社会中银饰生产民俗、银饰图案纹样、文化内涵与使用功能、生产销售模式、村落经济等进行研究。 论文第一章,梳理了凉山彝族银饰的发展历史、现状与瓦曲村落概况、村落民俗环境,通过梳理银饰的发展脉络、瓦曲村的发展概况和民俗环境,把握银饰的特点与变迁,以便阐释分析银饰生产技术与村落发展、银饰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考察了银饰制作的工艺流程及其工具的制作流程,以便记录完整的银饰生产技艺流程,厘清银饰生产相关习俗;第三章,探讨了银饰造型纹样、银饰与民俗文化两大内容,通过分析银饰的造型纹样和银饰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研究银饰造型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其具备的功能,从而把握银饰与彝族的信仰表达、生活文化习俗之间的关联,通过阐释银饰的文化内涵,揭示银饰的表达与建构的功能;第四章,调查了银饰的生产模式、银饰与村落经济、银饰与物质生活三大内容,通过分析银饰的生产模式、经济效益与物质生活三个方面,研究银饰与村落结构、村落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便把握银饰生产技术对瓦曲这一地域空间结构所形成的冲击,以及银饰生产技术与村落组织和村落之间的关系。 本文关注在一定的社区空间里流传的银饰生产技术,重点调查研究银饰技术在该区域的起源、发展、银饰制作技术的工具、工艺流程、生产体系。试着依靠田野访谈获得的材料与文献资料,来探讨特定的区域空间内,银饰生产技术与其持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的传承模式,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技术、产品和民俗之间的文化逻辑,关注银饰生产技术民俗的发展变迁,以及银饰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图从技术民俗研究视角入手,研究凉山彝族银饰文化与生产技术,为中国少数民族银饰研究补充相关个案,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