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基于民俗文化视角的《祝福》教学方式探索, 姓名:张又翠, 导师:万建中教授

摘要:

  《祝福》作为鲁迅《彷徨》小说集中的第一篇,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自发表以来就获得教材编写者的青睐,多次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笔者梳理了文学领域和教学领域对《祝福》的研究发展,发现文学界对《祝福》的解读呈多元化趋势,而通过收集到的《祝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来看,《祝福》的教学解读往往局限于传统的政治角度的解读,远远落后于文学界的研究。《祝福》的教学模式也局限于传统的小说体裁的课文的教学步骤。 针对语文教学界中《祝福》的解读滞后,教学方式固化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祝福》教学的设想。首先,根据文学界的研究成果,笔者从鲁迅的“立人”思想和“改造国民性”的写作立场对《祝福》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从“立人”背景下去解读《祝福》主题,有利于学生对鲁迅和《祝福》有更深刻的认识。其后,结合《祝福》民俗文化丰富的特点,笔者分析了小说中的民俗文化与祥林嫂的悲剧、与鲁迅先生“改造国民性”的思想的关系,发现鲁迅是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手段来揭露隐藏在民俗文化背后的民族劣根性,以达到他改造国民性的创作目的。可见民俗文化对揭示《祝福》小说主题有重要作用,不应忽视。此外,许多学者建议将民俗文化引入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让学生从民俗角度去看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这些研究为从民俗角度教学《祝福》提供了理论基础。既然民俗文化与祥林嫂的悲剧、与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创作动机、与语文教学有着紧密联系,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试图从民俗文化角度和鲁迅的写作立场去解读和教学《祝福》,即将民俗文化作为桥梁,帮助学生理解小说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思想,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基于上述理论依据,结合对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笔者在了解了中学生对《祝福》的学习难点和对民俗的了解和兴趣所在之后,撰写了“民俗文化视角下《祝福》的教学设计”,将其交予一线中学教师进行修改和实践。通过观察、分析教学实验中学生的参与情况,笔者对此次教学探索进行了反思,比较了民俗视角与其他视角教学《祝福》的差异,即民俗视角更有利于学生理解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学会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有利于“大语文”观念的实践。此外,笔者还总结了此次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验的可取与不足之处,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教学尝试,为《祝福》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