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金尼阁《伊索寓言》中译本的故事研究, 姓名:李岩, 导师:董晓萍教授

摘要:

  本文研究古希腊《伊索寓言》在中国的影响,主要使用明代来华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的弟子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译《伊索寓言》中译本《况义》为底本[1],运用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擅长的故事类型法和作品分析方法,对这个跨文化文本开展研究。首先对金尼阁译本进行故事类型编制和作品分析,其次对金尼阁中译本之后出现的《伊索寓言》明清中译本开展拓展研究,再对照当代罗念生等《伊索寓言》中译本做综合研究[2]。钟敬文先生是早期从事《伊索寓言》跨文化研究的先驱,在留学日本时,就对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意拾喻言》很看重。与钟敬文有学术交往的季羡林、钱钟书和戈宝权先生也从跨文化的视角做过对《伊索寓言》研究。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重点针对金尼阁《伊索寓言》中译本,开展民间文艺学与跨文化学的交叉研究,从内外不同角度,深入发掘这个文本的中外文化交流内涵。本项研究是民间文艺学界对《伊索寓言》开展的为数不多的系统研究和跨文化学研究,这种工作的学术价值,在于认真整理和阐释这类西方传入我国的民间故事的跨文化交流的历史遗产,在我国以往侧重本土化的民间文艺学研究方面拓展新空间,同时对于推动中外学术文化交流有重要社会现实意义。

  本文的理论假设是,在明清时期来华传教士撰写和出版的西方著作中译本的过程中有一个中国“礼俗”概念的文化转场,这种文化转场的影响涉及当时中国政府官方和民间两者。《伊索寓言》明清中译本的产生,从表层看,是西方传教士之所为,但从深层说,是西学东渐中发生的文化转场。西方传教士借助中国礼俗概念,将他们所赋予的古希腊《伊索寓言》的西方基督教理念传播到中国,利玛窦和金尼阁师生为此创造了一个跨文化民俗学的个案,至今值得研究。

  本文的结构分三部分,首有《绪论》,末附《附录》4种。正文四章,分别是:第一章,西方传教士《伊索寓言》中译本与金尼阁译本,介绍《伊索寓言》中译本的跨文化翻译合作,包括《伊索寓言》中译本与耶稣会士、《伊索寓言》中译本的基本书目、《伊索寓言》中译本的民俗功能、《伊索寓言》利玛窦译本与金尼阁译本。第二章,金尼阁《伊索寓言》中译本的故事分类与跨文化研究,包括法国传教士金尼阁与《伊索寓言》中译本的翻译、金尼阁《伊索寓言》中译本的故事分类、金尼阁《伊索寓言》中译本与宗教民俗、金尼阁《伊索寓言》中译本故事与柳宗元、金尼阁《伊索寓言》中译本与儒家经典。第三章,金尼阁《伊索寓言》中译本的后世影响与跨文化故事观,包括清代《伊索寓言》中译本与跨文化故事观、近代《伊索寓言》中译本与跨文化故事观、现代《伊索寓言》中译本与跨文化故事观。第四章,金尼阁《伊索寓言》中译本的跨文化研究,包括钟敬文的跨文化故事观:金尼阁与林纾;周作人的跨文化故事观:中、日、欧;钱钟书的跨文化故事观:伊索与卢梭;季羡林的跨文化故事观:印度佛经故事与希腊故事;戈宝权的跨文化故事观:法国图书馆藏本。

  全文近10万字,对金尼阁《伊索寓言》中译本的社会历史背景、文本内涵、中西对话和在中国学术界产生的较大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


[1]  [法]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口授,张赓笔传《况义》,载庄际虹编《伊索寓言古译四种合刊》,林纾等译,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4。

[2]  [希腊]伊索(Aesop)《伊索寓言》,罗念生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