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水浒传》的民俗学研究, 姓名:罗珊, 导师:董晓萍教授

摘要:

本文以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为研究对象,以中华书局点评版《水浒传》为底本[1],全面展开民俗学研究。本文继承和发展民俗学前辈的治学传统,强调《水浒传》文本中上中下三层文化交织的叙事特点,在中国整体文化框架下进行该著的民俗学研究,并与相邻学科古典文学等开展交叉研究。本文使用民俗学的核心方法,从民俗学擅长的故事分类与故事类型法切入,补充现代民俗学资料,为《水浒传》全本编制故事类型。从民俗叙事的角度,再现我国宋代社会的起义英雄群体,展现一幅包括落草农民、朝野官宦、失意文人、贩夫走卒、神道信士等的多样化思想与社会活动的瑰丽画卷。在研究过程中,提炼《水浒传》原著与文人点评的文化符号,找出施耐庵、李贽、金圣叹在文本中的对话线索,包括朝野议事、官民互动、底层反抗日常等,以揭示这部小说与宋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俗的复杂联系。由此,拓展民俗学对通俗古典小说的研究空间,体现通俗小说吸纳文化元素和社会问题的能力,展现通俗小说雅俗叙事结合的特点,及其兼容多重社会资源的能力。

本文利用作者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搜集的《水浒传》善本,利用与法国汉学家的学习和探讨,从中国文本实际出发,将《水浒传》与欧洲中世纪文学中涌现的反抗、冒险、行侠四方的英雄好汉作品放在跨文化学的平台上综合考量。反思《水浒传》中逼上梁山、替天行道、抱打不平、行侠天下的绿林好汉故事的世界意义与中西叙事差异。阐述我国这部封建社会中期小说的特征,以利讲好中国故事,在当今中外学术文化交流的新形势下擦亮中国传统文化的光彩。本文的研究,从《水浒传》个案研究切入,已完成初步工作。这项工作,有助于提升我国民俗学吸收传统文化遗产的能力;对于民俗学在传统文化中开拓文本资源,从口头传统和书面文献两方面建设民俗叙事学,有一定学术建设性意义;对于加强我国主体性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互视、扩大我国民俗学的对外交流视野,具有重要社会现实意义。

本文认为,《水浒传》以北宋宋江起义故事和民间讲唱文学为底本,体现了起义阶层的多样化、勾栏瓦肆叙事的开放性,继承了由讲唱文学带来的社会流行性,彰显了农耕社会与马背民族共处融通的进取精神。故与我国其他古典小说相比,拥有跨历史、跨民族、跨地域和跨文化的特征。小说之所以引发大量文人点评,源自我国先秦以来官民上下对行侠好义观念的社会认同,源自宋明理学援佛入儒表现出来的人性解放的需求,源自文人对民间文学、通俗文学展现的真性情的认可,源自与压抑人性的封建礼教的斗争,源自对新思想的勇敢追求。《水浒传》在文献与口头、军事与日常、尊天敬帝与逆行好汉、忠义共性与鲜明个性的张力中讲故事,使这部小说极富戏剧性,容易在各时代和多种体裁与形式中穿越,呈现层出不穷的改编本和表演本。研究者可以从其表象背后,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厚底蕴。种种复杂因素使《水浒传》获得突出的国内社会流行性和海外传播效果。

文章结构分为三部分,首有《绪论》,末附《附录》,正文五章。第一章,讨论从民俗学角度研究《水浒传》必须考量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水浒传》中展现的社会上、中、下三层文化观,作家创作小说与民俗故事的关系,文人评点与民众史观的差异与交汇,以及《水浒传》故事分类与故事类型编制的原则与方法。第二章,民俗学视角下的《水浒传》军事起义故事研究。在以下要点上进行,朝廷故事与起义故事、江湖好汉故事、军事斗争故事和农民女英雄故事。第三章,《水浒传》中的非军事起义故事研究,从生产生活民俗故事、民俗信仰故事和诗文戏曲故事三点做归纳描述和讨论。第四章,《水浒传》的宋代社会背景,揭示《水浒传》与宋代政治、经济、思想信仰和农民起义现象的关系。第五章,《水浒传》与其他中世纪绿林故事的共性与差异,探讨其与欧洲中世纪绿林故事的思想共性、差异。《附录》三种,分别是:附录一、《水浒传》原著与民俗学(含故事类型)分类研究分析表,附录二、《水浒传》故事类型编制样本,附录三、搜集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水浒传》插图选刊。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对《水浒传》民俗学研究,农民起义叙事研究是基础,但不是全部。在中外《水浒传》广泛流行,因此,加强对小说的民俗学研究,加强对小说与中国整体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并适当纳入欧洲“中世纪”绿林英雄叙事的多元观察系统,可以提升我国民俗学重读历史经典的能力,也能比较全面地阐述这部小说的中国特色。

 

关键词:《水浒传》;农民起义;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学;跨文化学

 



[1] ()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李卓吾、()金圣叹点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