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河北民间后土信仰与口头叙事传统, 姓名:尹虎彬, 导师:钟敬文教授、刘魁立教授

摘要:
  尹虎彬《河北民间后土信仰与口头叙事传统》,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答辩,博士生导师:钟敬文教授、刘魁立教授。配套译著(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Albert Bates Lord)《故事的歌手》(中华书局,2004)获“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图书出版资助项目出版。
  论文是对河北易县、涞水一带民间后土崇拜与地方口头叙事传统的民俗学个案研究。作者的田野工作所收集的材料,涉及后土神庙、神社、仪式、口头叙事文本。这些资料存在于地方性的后土崇拜活动中,也存在于地方志、碑刻、民间口头叙事之中。后土曾经是自然神、文化英雄和祖先神。它由古代神话里的神,进入正统道教神龛里,变为四御之一,被民间宗教收为老母神,又演变为民间信仰里的娘娘神。民间后土信仰具有类型化特点,它以庙宇为依托,以神社为实体,以祭祀和社火的仪式为通神的媒介,以适应民众的基本心理需求为旨归,以神话叙事来体现信仰传承的普化性。历史上形成的参与后山朝顶活动的民间神社,分布于河北冀中平原的近畿地区,它们是地方村落社会的社火仪式的承担者,秉承敬神礼地、尊祖追远的传统精神,以血缘宗族为根基,担负传承乡土社会文化传承使命。宝卷是它们的神圣文本,包括它的表演传统,都被认为是祖先的遗产。宝卷及其演唱是被包括在民间神灵与祭祀的现场活动中的。宝卷的传播,是由祭祀推动的。河北后土宝卷是一种可见的流布过程。后土宝卷属于活态的民间地方传统,它在历史的层面上,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宝卷传统的背后,存在着活形态的民间口头传统,它今天仍然继续产生着关于后土和后土崇拜的神话故事,成为地方民间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后土灵验叙事是一种被当作真实的故事来讲述的,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真实的社会事件发生过。叙事就是人们对这些事件重新讲述和真实的评价。地灵叙事就像神话一样,它是现场的演述,与信仰、行为、伦理道德互为表里。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传统的神话范例。
  关键词:后土崇拜、活态宝卷、民间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