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以辽宁省东部地区清原镇为个案, 姓名:吉国秀, 导师:钟敬文教授、万建中教授

摘要:
  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以辽宁省东部地区清原镇为个案》,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答辩。博士生导师:钟敬文教授、万建中教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基金资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一等奖(2007)。
  论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镇为个案,初步勾勒了20世纪40年代以来当地婚姻仪礼变迁的整个过程。论文重点研究了婚姻仪礼的变迁及其功能转换,揭示了婚姻仪礼在当地社会网络重建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深入诠释民众生活中的婚姻仪礼,根据当地民众的实践,论文综合运用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延展了传统民俗学意义上的婚姻仪礼范畴,使其成为包括择偶、订婚仪式、婚礼在内的一系列前后相续的民众行为,它们构成了论文婚姻仪礼变迁研究的主体。
  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论三大部分,其中正文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描述了田野工作地点的概况。清原镇是由农村集镇转变为现代县镇的一个典型的辽东山区,满族与汉族、中心与边陲、都市与乡村相融合的区域性特征,对当地婚姻仪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章从民众的视角陈述了有关婚姻仪礼的民间话语,以此再现当地民众对婚姻仪礼的解释,以及当地民众实践的亲属关系,并为余下章节涉及到的地方性术语做了铺垫。第三章分析了配偶选择的地域范围、择偶途径、决策模式、择偶标准及其变迁,揭示了亲属与社会网络在清原镇内通婚中的重要地位。通婚圈与民众生活空间的一致性,强化了姻亲关系在当地社会网络构建中的作用,同时也让社会网络在择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第四章讨论了订婚仪式变迁中的姻亲关系。研究发现,娘家地位得到提升,姻亲家庭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平等。第五章侧重于分析当地婚礼的变迁。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原镇婚礼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它不仅具有确立姻亲关系的功能,同时还有组建民间社会网络的意义。在社会变迁中,民众将传统婚姻仪礼视为一种可以驾驭的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社会关系资源储备,以便撕裂国家分配社会资源的规则。近20年来传统婚姻仪礼的复兴与再现,是地方民众应对国家权力与社会变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民间策略。民众重新利用、组合、改造传统的婚姻仪礼,拓展、更新了作为社会资源的社会网络,就是这种策略的直接体现。通过对社会网络的重构,民众赋予日常生活以连续性,整合过去与现在的时间体验,获得地方社会的归属感,共同转移和释放社会变迁中承受的压力,最终重新塑造了作为民众生活空间的民间社会。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侧重民众对婚姻仪礼的解释,强调民间知识的合理性,是论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此外,论文还认为,民俗事象之所以能够跨越时空界限而存在,是因为它具有两种意义结构,即守恒意义与追加意义。
  关键词:辽宁省清原镇、婚姻仪礼、社会网络、姻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