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 姓名:漆凌云, 导师:万建中教授

摘要:
  漆凌云《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答辩。博士生导师:万建中教授。获湖南省教育厅课题“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研究”资助,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出版。
  论文以书面文本资料为基础,从历时和共时角度,运用故事形态学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来考察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大体演进轨迹、地域分布、形态结构和文化意蕴。论文分为绪论、正文、附录三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介绍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其次通过天鹅处女型故事起源研究的学术史反思,探讨了民间故事研究起源研究的可行性问题。此外还阐述论文的选题目的、研究方法以及资料来源情况。第一章主要从历时性角度考察文献中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的演进轨迹。先秦至魏晋时期的天鹅处女型故事呈现出由雏形至原型的演进特征。在唐代,天鹅处女型故事呈现传说化的倾向,并和民间流传的民间故事发生复合关系。宋至明清时期的天鹅处女型故事多见于董永传说、牛郎织女传说中,同时被吸收进话本、戏曲、宝卷等诸多民间文艺体裁中。佛经中的天鹅处女型故事尽管早在三国时期和唐代就已经传入我国,我国傣族、藏族、蒙古族的该型式故事明显受其影响,汉族地区的故事并未受其影响。第二章采用类型学的方法从类型群的视角入手对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进行类型分析。依据故事讲述主题的不同将其分为始祖类、得妻类和寻母类三大类。再依据得妻地点及方式、主要母题的不同在各大类下进行细划,分出十七种型式,以此作为进一步讨论故事形态结构变化的基础。
  第三章主要讨论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形态结构特征。在借鉴普洛普和布雷蒙的叙事理论基础上,依据中国幻想故事及天鹅处女型故事自身的结构特征对普洛普的划定的31个功能和角色进行适当修正。在对一百六十则天鹅处女型故事进行功能排序后,发现天鹅处女型故事一般由缺乏/困境-消除缺乏――困境―――缺乏的最终消除两个序列构成,功能顺序固定不变的是核心功能(对)。功能顺序发生的变化有功能(对)的重复、省略、偏离和功能(对)的移动。在天鹅处女型故事里经常出现的7个序列中,得妻序列是故事中稳定不变的序列,其他序列以各种方式组合其中,组合的方式大体有连续式、镶嵌式和分合式。这三种方式把天鹅处女型故事中的数种序列组合起来,从而带来故事形态结构的多样变化。天鹅处女型故事在“不平衡性朝平衡性”的叙事规则下沿着消除主角自身的多方面缺乏状态发展,这是故事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其次,故事角色的转换导致故事形态结构的变化。再次,某些结束性功能的中断或未实现也会引发故事形态结构的变化。
  第四章主要结合神话仪式理论和精神分析方法来探究天鹅处女型故事的文化意蕴。指出故事中男子和仙女在水畔相会是以春季水畔的择偶习俗为背景产生的,无夫而孕母题反映了女性想把持生育权力的文化心理。失父母题折射了社会化教育过程中的父子冲突,通过“化装”的方式宣泄恋母心理。难题考验母题是成年仪式的曲折表达,仙女帮助男子脱离困境母题满足其恋母欲望。寻母母题既让恋母心理得到合理表达,又预示民众必须遵循父权世界的伦理规范和秩序原则。
  关键词:天鹅处女型故事、类型研究、故事形态学研究、父权世界、仙女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