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拉萨转经--一项对神圣空间与时间生活的研究, 姓名:张虎生, 导师:刘铁梁教授

摘要:
  张虎生《拉萨转经——一项对神圣空间与时间生活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答辩。博士生导师:刘铁梁教授。
  转经是在藏传佛教社会中,至今仍普及于广大民众间的朝圣方式。在被称作是“第三极”的雪域高原上,转经的形成与发展和西藏“政教合一”的地方社会传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这类民俗现象的存在,不仅是地方历史中的制度性宗教对其进行设置和重构的结果,也是民众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生活方式与宗教实践,同时也是他们精神体系和世俗生活中的重要构件。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汇集于圣地拉萨朝圣的藏族民众,以及他们常态的转经生活。转经群体中占主体地位的拉萨市民和周边农牧区的藏民,成为论文的重点研究对象。拉萨市民的转经多是日常化的,在空间上有着操作的便宜性和活动的常规性特点,前去拉萨朝圣的市区外藏民,他们的转经有着朝圣途中的长期性和季节的周期性特点。论文具体描述了拉萨最有影响的转经空间,即六条转经道,内、中、外转的囊廓、帕廓、林廓以及顶转、上转、下转的孜廓、堆廓、麦廓,并阐释了这些神圣空间的建构过程与文化意义。本市信众和大量涌入圣地的各地藏民,顺时针围绕着以上既定的转经路线,周而复始地进行着规则的圆圈运动,在市区地带形成了颇为壮观的日常景观。大昭寺(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是万众瞩目的偶像)和布达拉宫这两个圣所,无论从具体地理空间,还是从朝圣者的内心认同空间,均居于核心位置,成为绝大多数转经者的必朝之处。“寺”与“廓”及广大信众,有机地构成了转经空间中“点”、“线”、“面”的立体图景。转经时间是地方性的文化时间。转经是生活的内容,也是一类用来安排生活的方式,与藏族民众的生活秩序有着密切的联系。藏民有着他们特定地域文化中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生活,在转经中体现得较为鲜明。一方面,藏民在朝圣的既定空间里进行着多样的朝佛行为和祭供仪礼,在这些具体事件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他们把这些时间看作是用来通往幸福来世的神圣时间,认为其价值和效用远远超过一般世俗时间;另一方面,朝圣者的时间生活模式是多元时间观交融与应运的结果,佛教循环式时间观、地方性节律生活(如“萨噶达瓦节”,亦称“转经节”)、个人生命时间、国家制度化的时间都纷纷影响着转经的历史面貌和现实状况。根据不同的个人情况,藏民们灵活机动地将转经活动安排进他们日常固定的时间花费中。大规模的转经群体是由若干个人在某一时空中自发构成的集体。转经活动既具有个人操作和宗教体验的完整性与独立性,也具有独特的地方传承方式。由于群体内部并不存在着任何执行组织、协调、管理功能的官方或民间机构,所以转经群体又有着特殊的非结社性。但是,这种转经活动却保证和实现了个人的自主性和群体的统一性。
  论文主要是通过田野作业为主的学科方法,考察民众实践层面的宗教文化现象,突破以往对藏传佛教单纯从制度宗教入手和“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关注转经在藏族民众宗教民俗生活层面中的多重意义。转经是许多藏族民众作为在某种空间里持续进行的一类宗教实践的现象,是他们灵活、主动地安排地方性时间生活的重要形式与内容,也是转经人在特定时空里表达愿望、强化身心、实现个人价值、维系传统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藏传佛教、拉萨转经、神圣空间、时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