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918-1937), 姓名:赵世瑜, 导师:钟敬文教授

摘要:
  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博士学位论文(原题目《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918-1937)》),1997年答辩。博士生导师:钟敬文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论文是关于中国现代民俗学早期发展的历史研究。确切地说,它不完全是对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兴起之后一切有关人、事的叙述史,而主要是思想史、问题史。由于已有学者对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历程做了一般的和资料性的勾勒,这里则进一步对前辈学者们开辟民俗学发展道路的思想文化背景、他们个人从事民俗学事业的思想动机、以及在有关民俗学的理论问题上的思考加以深入地分析。 由于1918年到1937年这20年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时期,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理论性的探讨相对减少,而且对沦陷区和国统区、甚至解放区的民俗学工作之评价,还存在着种种困难,由于1949年以来系统全面的民俗学研究工作在一段时间内陷于停顿,更主要的是由于这方面的内容极为丰富,与博士论文的篇幅限制和写作时间限制之间存在矛盾,论文特将探讨的时间范围限制在1918-1937年这样一个时间期内。在明确了中国现代民俗学产生的总背景之后,论文重点剖析了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包括胡适、周作人、顾颉刚、江绍原、黄石、钟敬文及其他重要人物。其中又重点分析他们各自投身于民俗学事业的动机,看看他们在同一个战线上,对民俗学的认识和态度有什么样的相同和不同。中国民俗学早期发展的多学科参与特点,是特殊学术背景、学科本身的性质等因素决定的,尽管对学科的整体发展带来一些局限,但总的来说还是符合学科发展的规律的,积极意义是主要的。论文关于民俗学性质、对象、目的、功能、民俗特征和民俗学方法与方法论等问题上,考察了这一时间内中国民俗学界的认识水平。全文约21万字,除绪论与结语外,分上、中、下三编,共七章。
  关键词:现代民俗学运动、思想史、民俗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