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

王一川 《跨文化学的要素》,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2年10月第1版,ISBN978-7-5202-1182-6,CIP数据核字(2022)第140220号。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视野下的民俗文化研究”
项目批准号:19JJD750003
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与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合作重大项目成果



图片

跨文化学的要素

王一川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22年10月第1
书号:ISBN 978-7-5202-1182-6
CIP数据核字(2022)140220


一、“跨文化学导论”丛书《序言》


跨文化学导论,以多元、多学科、多语种为架构,以组合的为研究平台,将理论研究与扎实的个案研究相结合,整体形成跨文化学导论丛书。

参与这一理论架构的每一位学者,都是各自学科的代表。他们在跨文化学的平台上,参加学科建设,写各自导论,这符合跨文化研究新学科的要求,此前并无先例。

跨文化学的学科发生地在中国,这是必然的。几十年前,跨文化研究活动已在中国大地兴起,在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开拓,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直至今天,已打下一定的基础。

跨文化学的学科建设有三个维度 :

一是研究维度。建立跨文化研究的国际化网络,定方向、定点、定期、定人、定主题,铺设跨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二是教学维度。建立跨文化多点式的国际化教育基地,举办跨文化学研究国际暑期学校、创设高端博士生研修课程,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加强高级访问学者、青年教师和博、硕研究生的交流。

三是出版维度。已有五条轴线:

※中法合作学术期刊《跨文化对话》
  (乐黛云、[法]李比熊主编)
※中法合作“远近丛书”
  (乐黛云、金丝燕、董晓萍主编)
※中法合作“跨文化研究平台”丛书
  (乐黛云、金丝燕、董晓萍主编)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综合性研究成果
  “跨文化研究”系列丛书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综合性研究成果
  “跨文化学导论”丛书
  (金丝燕、董晓萍主编)

方法论是跨文化学的聚焦点,也是一种思想原则,包括“ “跨文化性、“文化转场”与“跨文化对话”。

专业研究的精微、思想创新的引领,是跨文化学的灵魂。老一代学者已经留下经典。超越文本的单语化,尽量多语化,至少双语化。

国际性是跨文化学产生影响的方式。

跨文化学的工作目标,既为今天和明天,也为长时段的历史研究提供当时已经书写而非追述的学术文献。


二、作者简介


图片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曾于2011至2019年任教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先后入选教育部200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主要领域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美学、影视批评。著有《修辞论美学》《艺术公赏力》等。

三、主要内容


本书对跨文化学的学科要素作了系统论述。在区分跨文化学与比较文化学、阐明跨文化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基础上,着重从文化现代性进程角度论述了文化好尚(文尚)、文化异忧(文忧)、文化间涵(文涵)、文化更生(文生)、文化集美(文集)等五要素,最后就通向跨文化学所期待的多元自明人和美美异和之境作了阐发,为理解跨文化学学科勾勒出一种学科整体构架。本书对读者在当代世界面向异文化的体验和反思会带来一定的启迪

四、核心观点


跨文化学,是在文化差异、文化异质性、异文化等相关问题已然成为文化现代性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时应运而生的。自我不能紧紧倚靠自己去定义自我。当今探讨任何一种文化问题,不可避免地要把特定的本文化同与己接触的异文化或文化异质性因素结合起来思考,从而或多或少地带有跨文化学的性质。

五、精彩选读


通向美美异和之路

跨文化学的目标或境界,既不在于多种异文化美之间的文化共同性幻象的追求,也不在于多种异文化美各自的文化异质性坚守,而在于多种异文化美之间的美美异和之境的维持。

不过,为了达成和维持美美异和之境,仍需要做一些基础性工作。这绝不只是单纯的跨文化学视角下的美学、艺术学等所能做的,而是需要政治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多维度协作。在其中,以下这些方面是需要重点建设的:

其一,美美互承。这是指不同文化美之间实现相互承认。这一点在今天并不容易。与认同自身之美既容易也不易的境况相同,承认他者之美也变得既容易也不容易,特别是获得他者的承认有时变得格外艰难。而缺乏他者的承认,自己再美自己也是无济于事的。

其二,制度共设。这是指不同文化美之间需要依托一个能够立法以保障文化美集得以继续和维持的共同的社会制度。

其三,程序共识。这是指不同文化美之间在共同社会制度基础上达成相互之间的平等对话得以进行的共同程序。

其四,公心涵濡。这是指各国公民之间、各国内部公民之间、公民群体之间、公民个人之间,能够以顾炎武所谓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的姿态,共同涵养一种美与美可以平等相待、和谐共处的公共心灵。

其五,心性修养。这是指发扬儒家有关德性修为和道家虚静”“无为等以心学为核心的主体修养,形成世界各国公民的主体修为共识,主动地从自我心功做起,培育美美异和的主体人格。

其六,三才分合。钱穆等倡导的天人合一主张诚然很有感召力,但在今天的世界性境遇中,容易被误解为过于乐观和过于理想的同一性幻想,尽管其所表征的意义空间其实远为博大精深。为了进一步准确地理解这个主张,我倒愿意从《周易》、陶潜、苏轼等古代典籍和诗文中拈出天才、地才和人才的三才观,寻求天地人三才间的和合境界。同时,也同样为了避免三才之间的关系被误解为过于乐观和理想的同一性幻想,这里放弃合一一词而酌用分合,着重体现因异而分、分而相和、和而异的意思,也就与美美异和之意相通了。三才分合,就是指寻求当今世界天地人三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异而和、和而异的境界。

关于跨文化学及其要素,这里只是一次初略和浅显的尝试,企望来日可作订正、扩充和调整。

经过此番跨文化学之旅,想必已对跨文化和跨文化学学科有了一些体会。在文化现代性进程中,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再是单文化的而是跨文化的,也就是双文化的或多元文化的,都得经历文化与文化间的间性涵濡的形塑。人作为文化的创造的主体和创造性成果,也都是在与他人一道共同参与的跨文化之旅中被涵濡成的。无论是文化还是人,都需要跨越必经的间性涵濡旅程。可以说,在文化现代性进程中,任何一种文化都必然地是跨文化的,也就是由文化与文化间的涵濡构成的。文化总是文化与文化间的涵濡,人是文化与文化间涵濡的成果。一句话,人是文化间涵濡的成果。由于如此,人需要自觉亲历文化与文化间的涵濡过程,逐步涵养成多元自明人。